南昌电 初夏的九游会赣江畔,银光闪烁,剑声铿锵,2025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今日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隆重开幕,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选手齐聚于此,将在未来五天里以剑会友,一较高下,这是该项赛事历史上参赛人数最多、规模最大的一届,彰显了击剑运动在我九游会注册国日益蓬勃的发展势头。
清晨八点,开幕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,江西省体育局局长李伟在致辞中表示:“南昌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,如今又迎来了全国击剑健儿,这次比赛不仅是对击剑运动的一次推广,更是对体育精神的最好诠释。”
规模空前 创历史之最
本届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参赛人数突破3000人,较上届增长20%,创下历史新高,赛事组委会秘书长张宏宇介绍,本次比赛共设置花剑、重剑、佩剑三个剑种,涵盖U10、U12、U14、U16、U19和公开组六个年龄组别,比赛场次将达到惊人的5000余场。
“我们首次启用了南昌国际体育中心的全部三个体育馆,共铺设120条剑道,较上届增加了30条。”张宏宇说,“为确保比赛顺利进行,我们组织了200名裁判和300名志愿者,全部经过严格培训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本届比赛吸引了来自西藏自治区击剑协会的选手,这是西藏选手首次参加全国击剑俱乐部联赛,实现了全国省级行政区参赛全覆盖。
新生力量 闪耀剑道
在U10组别比赛现场,年仅9岁的上海小将李明浩表现出色,学习击剑仅两年的他,今天连胜三场,闯入32强。“我喜欢击剑,它让我变得更加勇敢和专注。”李明浩擦拭着面罩上的汗水,稚嫩的脸上写满坚定。
像李明浩这样的小选手不在少数,数据显示,本届比赛U16以下青少年选手占比达到65%,反映出击剑运动年轻化趋势明显,北京体育大学击剑教授王建国认为:“击剑运动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、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,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家长和孩子的青睐。”
俱乐部发展 如火如荼
本次比赛的参赛选手中,俱乐部注册选手占比超过90%,反映出击剑俱乐部已成为培养击剑人才的重要阵地,上海剑星击剑俱乐部领队吴敏告诉记者,他们此次派出了45人的队伍,是参赛人数最多的俱乐部之一。
“我们俱乐部成立十年,学员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六百多人。”吴敏说,“击剑运动正在从小众走向大众,这得益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。”

据统计,全国现有击剑俱乐部超过800家,较五年前增长了三倍,中国击剑协会俱乐部委员会主任刘伟表示:“俱乐部联赛为业余选手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,许多优秀选手通过这个平台进入省队甚至国家队。”
科技赋能 智慧击剑
本届比赛科技感十足,组委会引入了AI裁判辅助系统、电子记分实时传输系统和VR观赛体验区,为选手和观众带来全新体验。
在比赛现场,记者看到每位选手背后都有一个芯片计时器,剑尖击中有效部位时,裁判器会立即亮灯并记录得分,同时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,技术官员王志演示了AI裁判系统:“这套系统可以记录每位选手的出剑速度、角度和力度,为教练员提供数据参考。”
看台一侧的VR体验区排起长队,观众戴上VR设备,就能以第一视角体验击剑比赛的速度与激情,来自南昌大学的张志同学体验后兴奋地说:“太震撼了!仿佛自己就在赛场上与对手交锋,能真切感受到击剑运动的魅力。”
南昌准备 周到细致
作为东道主,南昌市为本次比赛做了充分准备,市政府成立了15个工作专班,负责竞赛组织、后勤保障、医疗救护、交通疏导等各项工作。
在餐饮方面,组委会配备了专业的运动营养师团队,为选手提供科学配餐,医疗区设置了10个医疗点,20名医护人员和8辆救护车随时待命,考虑到南方初夏天气炎热,组委会还在各场馆增加了空调设备和饮水点。
南昌市体育局局长杨帆表示:“我们希望通过周到的服务,让所有参赛选手都能发挥出最佳水平,感受南昌人民的热情。”
赛事经济 带动消费
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,据南昌市旅游局统计,比赛期间,全市酒店预订率较平时提高30个百分点,预计将带来超过5000万元的直接消费收入。
南昌本地商家也抓住商机,体育中心周边的餐厅推出了“击剑主题套餐”,多家商场设置了击剑装备展销区,在南昌经营击剑装备店的赵老板告诉记者,最近一周销售额比平时增长了五倍。“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买装备,还有一些击剑爱好者专门来选购。”
未来展望 更加可期
傍晚时分,首日比赛结束,剑道上,工作人员正在为明天的比赛做准备;看台上,一些选手和家长仍在回味今天的精彩对决;场馆外,南昌的夜空星光点点,仿佛为这些追梦的击剑少年点亮前行的路。
中国击剑协会主席王海滨表示:“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、水平最高的业余击剑赛事,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赛事体系,让更多人了解击剑、喜爱击剑,为我国击剑运动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。”

明天,比赛将继续进行,各个组别的竞争将更加激烈,少年剑客们将在银光闪烁中追逐梦想,在剑来剑往中传承体育精神。